bob盘口 圣堂镇:“一键办” 架起便民“连心桥” “接单即办”解民忧
一键直达,村民诉求有了“直通车” 为建立健全党员干部与群众的“双向联系机制”,推动领导干部普遍联系群众工作制度从“单向管理”变为“双向互动”,圣堂镇党委通过走访群众、多方论证,决定在各村建立“一键办”网格快速服务平台,将主动服务前置,打造群众向上表达诉求的“直通车”。 “一键办”网格快速服务平台的系统前端设备包含高灵敏度的麦克风、扬声器、高清前置摄像头,用于实时沟通和采集前端实景数据,群众只需按一下键,即可触发远程音视频对话,表达诉求。圣堂镇党委政府通过“一键办”,也可以快速掌握有关信息,更好地发现问题,为网格管理服务提供信息支撑,更好地解决问题。同时圣堂镇还紧扣“一站式”受理派单、“一张网”跟踪办理,建立完善服务承诺制、岗位责任制、限时办结反馈制等全流程、闭环式问题处置机制,24小时不间断接单,确保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 “一键办”网格快速服务平台指挥中心 截至目前,圣堂镇已建成“一键办”试点13个,累计办结群众上报各类诉求服务事项91件,其中化解矛盾纠纷7件,帮助服务群众19件,提供咨询服务65件。这项设立在各村中的“智能盒子”也越来越受村民青睐,只要有需求,就按“一键办”。 贴心服务,一键解决独居老人“住房难” 今年8月中旬,“一键办”平台接到了根竹头村陈伯的求助信息,反映自己居住的房子由于年久失修,屋内多处漏雨,生活非常不便且存在安全隐患。接单即办,圣堂镇“一键办”指挥中心值班接单员立即派单给当地网格员,网格员迅速上门了解情况,记录陈伯的情况和需求,并反应给镇政府请求协调解决。圣堂镇有关负责人立即带领镇应急办、农业农村办等有关部门负责人到现场查看核实,陈伯是根竹头村村民,70多岁,居住的房子属于危房。“把老房子重新修缮,是我多年来的心愿,但苦于没有资金。”陈伯说道。 实地了解危房情况 核实了相关情况后,圣堂镇有关负责人当场表示该镇党委政府将全力支持陈伯的房屋修缮工作,并嘱咐根竹头村网格长跟进落实好其住房安全问题。此后,圣堂镇积极行动,协调驻村第一书记和市有关部门协调落实解决陈伯危房修缮问题。根竹头驻村第一书记胡英武了解到这件事后,立即联系市农业农村局、市民政局、市住建局等部门请求协助解决。经过胡英武主动协调、多方奔走,最终争取到15000元补助资金,并由圣堂镇政府配套5000元,对陈伯危房进行修缮。近日,陈伯危房的修缮工作已全部完成,老房子旧貌换新颜,解决了房屋漏雨不安全的问题。下一步,圣堂镇将继续结合自建房排查工作,加快推进其他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修缮工作,让他们住得安心、住得放心。 陈伯的房屋修缮前后对比图 精准服务,办妥多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推行“一键办”网格快速服务平台,不仅让“接单即办”乃至“未诉先办”成为可能,更重要的意义在于畅通了政府与群众之间的交流互动,突破了沟通的空间障碍,村民就地就近、随时随地就能享受“键”对“键”、面对面服务,解决那些解决不了、不方便办的问题。 圩镇七小区何某通过“一键办”反映其居住的小区很多房屋已经建成多年,但是周边的道路仍没有实现硬底化,晴天尘土飞扬,雨天路面坑洼,对附近居民的出行造成不便,希望能对道路进行硬底化,解决居民出行难问题。圣堂镇规划办工作人员立即到现场勘察,最终将圩镇七小区圣贤三街、圣贤四街、圣贤五街等道路的硬底化工程纳入该镇美丽圩镇重点项目,并在一个月内完成硬底化工作。 圩镇七小区周边道路实现硬底化 凹口村村民冯某通过“一键办”反映该村前往西坑水库道路涵洞的一桥面大部分已经开裂,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接到诉求后,网格员迅速到现场了解情况,安放了危桥警示牌,并向圣堂镇政府反馈需要提供专业的帮助。圣堂镇政府立即与相关部门协调沟通,市交通运输局派出工作人员对涵洞路面进行技术性修复,消除了安全隐患。 下一步,圣堂镇将继续搭好“一键办”平台,完善“接单即办”工作机制,全面提升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